寶寶佝僂病怎樣治療
寶寶佝僂病可通過補充維生素D、調整飲食、增加日照、藥物治療、矯正骨骼畸形等方式治療。佝僂病通常由維生素D缺乏、鈣磷代謝異常、遺傳因素、早產低體重、慢性肝腎疾病等原因引起。
1、補充維生素D
每日補充維生素D制劑是治療核心,可選擇維生素D滴劑或維生素AD軟膠囊。母乳喂養(yǎng)嬰兒出生后數(shù)日即需開始補充,早產兒需加倍劑量。治療期間需定期監(jiān)測血鈣、血磷及堿性磷酸酶水平,避免過量補充導致高鈣血癥。夏季日照充足時可酌情減量。
2、調整飲食
逐步添加富含維生素D的輔食如蛋黃、肝臟,以及高鈣食物如奶酪、酸奶。母乳喂養(yǎng)母親需同時增加海魚、蘑菇等食物攝入。配方奶喂養(yǎng)需確保每日奶量達標,避免飲用碳酸飲料影響鈣吸收。嚴重病例可短期使用鈣劑配合治療。
3、增加日照
每日保證30-60分鐘陽光暴露,選擇上午10點前或下午4點后時段,暴露面積需達面部和四肢皮膚。北方冬季或霧霾天氣需延長日照時間,必要時采用人工紫外線照射。注意避免強烈陽光直射導致曬傷,玻璃會阻擋紫外線需開窗照射。
4、藥物治療
中重度患者需使用大劑量維生素D沖擊治療,如膽維丁乳注射液。合并低鈣血癥可靜脈注射葡萄糖酸鈣注射液,抽搐發(fā)作時需用鎮(zhèn)靜劑控制。慢性腹瀉患者需聯(lián)用胰酶腸溶膠囊改善吸收。所有藥物使用須嚴格遵醫(yī)囑,禁止自行調整劑量。
5、矯正骨骼畸形
嚴重下肢畸形需穿戴支具矯正,夜間使用矯形夾板固定。雞胸或漏斗胸可進行呼吸功能訓練,學齡期仍未改善者需考慮手術矯正。脊柱側彎需定制矯形背心,配合康復訓練防止進展。所有矯形器具需定期復查調整,避免影響生長發(fā)育。
家長需每日記錄寶寶飲食和日照情況,定期測量頭圍、胸圍等生長指標。保持居室陽光充足,冬季可使用全光譜照明設備。避免過早讓寶寶站立行走,選擇硬板床睡眠。如出現(xiàn)多汗、驚跳、牙齒萌出延遲等癥狀需及時復診。治療期間每3個月復查X線及生化指標,直至骨骼病變完全修復,通常需持續(xù)6-12個月。痊愈后仍需維持預防性維生素D補充,學齡期前每年秋冬季加強補充。
相關推薦
02:51
02:36
03:03
02:31
0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