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底部部分被腐蝕了怎么辦
牙齒底部部分被腐蝕可通過補牙、根管治療、牙冠修復、拔牙后種植或正畸矯正等方式治療。牙齒腐蝕通常由齲齒、牙釉質發(fā)育不良、長期酸性飲食、口腔衛(wèi)生不良或胃酸反流等原因引起。
1、補牙
適用于淺層齲齒或輕度腐蝕,醫(yī)生會清除腐壞組織后用樹脂或玻璃離子材料填充。操作時間短且能保留天然牙體結構,術后需避免咬硬物并加強清潔。
2、根管治療
當腐蝕波及牙髓時需清除感染神經(jīng),封藥消毒后填充根管。治療需2-3次完成,可能伴隨短暫脹痛,完成后建議做牙冠保護。
3、牙冠修復
嚴重缺損的牙齒需磨小后套上全瓷或金屬烤瓷冠。能恢復咀嚼功能并防止折裂,但需磨除部分健康牙體,使用壽命約5-15年。
4、拔牙后種植
無法保留的殘根需拔除,3個月后植入種植體。過程需4-6個月且費用較高,但仿真度和耐用性優(yōu)于活動義齒。
5、正畸矯正
若腐蝕導致咬合紊亂,可通過托槽或隱形矯治器調整牙齒位置。需1-3年定期復診,期間要特別注意清潔矯治器周圍。
日常需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并配合牙線清潔,減少碳酸飲料和酸性食物攝入,每年進行1-2次洗牙及口腔檢查。出現(xiàn)冷熱敏感或疼痛時應及時就診,避免腐蝕進一步加重。孕婦、青少年等特殊人群更需加強鈣質補充和口腔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