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惡露斷斷續(xù)續(xù)怎么回事
生完孩子惡露斷斷續(xù)續(xù)可能由子宮復舊不良、胎盤胎膜殘留、產褥感染、凝血功能障礙、過度勞累等原因引起,可通過促進子宮收縮、清宮手術、抗感染治療、凝血功能調節(jié)、充分休息等方式改善。
1、子宮復舊不良
產后子宮收縮乏力會導致惡露排出不暢,表現(xiàn)為出血量時多時少??勺襻t(yī)囑使用縮宮素注射液或益母草顆粒促進宮縮,配合輕柔按摩子宮底幫助淤血排出。每日觀察惡露顏色變化,鮮紅色出血持續(xù)超過兩周需就醫(yī)。
2、胎盤胎膜殘留
部分胎盤組織滯留宮腔會影響子宮內膜修復,導致褐色惡露反復出現(xiàn)。超聲檢查可確診,需行清宮術清除殘留物。術后口服產婦安膠囊預防感染,避免劇烈運動防止再次出血。
3、產褥感染
細菌侵入生殖道會引起惡露異味伴發(fā)熱,需做分泌物培養(yǎng)??蛇x用頭孢克肟分散片聯(lián)合甲硝唑片抗感染,保持會陰清潔,哺乳期用藥需咨詢醫(yī)生。感染控制后惡露會逐漸減少。
4、凝血功能障礙
妊娠期凝血功能變化可能導致惡露淋漓不盡,需檢測凝血四項。血小板減少者可服用氨甲環(huán)酸片,纖維蛋白原低下需輸注血制品。避免服用影響凝血功能的藥物。
5、過度勞累
過早從事體力勞動會使子宮修復受阻。建議產后6周內避免提重物,采用側臥位休息減輕盆腔壓力,飲用紅糖姜茶溫暖胞宮。惡露期間禁止盆浴和性生活。
產后應注意會陰部清潔,每日用溫水沖洗2-3次,勤換衛(wèi)生巾預防感染。飲食宜溫補,多攝入動物肝臟、菠菜等含鐵食物,避免生冷辛辣。適當進行凱格爾運動幫助盆底肌恢復,如惡露突然增多或出現(xiàn)發(fā)熱腹痛應立即就診。哺乳有助于促進子宮收縮,但需注意用藥對嬰兒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