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不齊怎么回事
心律不齊可能由情緒波動、電解質紊亂、心肌缺血、甲狀腺功能異常、藥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過生活方式調整、藥物治療、手術等方式干預。
1、情緒波動
緊張焦慮或過度興奮可能導致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增高,引發(fā)短暫性心律不齊。這種情況通常伴隨心悸、胸悶等癥狀,可通過深呼吸訓練、冥想等放松方式緩解,無須特殊治療。
2、電解質紊亂
低鉀血癥或低鎂血癥會影響心肌細胞電活動,表現(xiàn)為早搏、心動過速等。常見于腹瀉、利尿劑使用后,需通過血電解質檢查確診,輕者口服氯化鉀緩釋片或門冬氨酸鉀鎂片補充,重者需靜脈補液糾正。
3、心肌缺血
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時,心肌缺氧可導致室性心律失常,多伴有胸痛、氣促。需行心電圖、冠脈CTA等檢查,可使用酒石酸美托洛爾片控制心率,硝酸異山梨酯片改善供血,嚴重狹窄者需支架植入術。
4、甲狀腺功能異常
甲亢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升高會加速心率,出現(xiàn)房顫等表現(xiàn)。需檢測促甲狀腺激素,甲亢者可服用甲巰咪唑片抑制激素合成,配合鹽酸普萘洛爾片緩解癥狀,同時限制含碘食物攝入。
5、藥物副作用
某些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抗抑郁藥如鹽酸氟西汀膠囊可能引發(fā)QT間期延長,導致尖端扭轉型室速。用藥期間應定期監(jiān)測心電圖,發(fā)現(xiàn)異常需立即停藥并就醫(yī)處理。
日常需保持規(guī)律作息,避免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品,每周進行適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若出現(xiàn)持續(xù)心悸、暈厥等癥狀,應及時完善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遵醫(yī)囑使用鹽酸胺碘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藥物,避免自行調整用藥劑量。合并高血壓、糖尿病者需嚴格控制基礎疾病,定期復查心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