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痛經有效
痛經可通過熱敷腹部、服用止痛藥、使用短效避孕藥、調整飲食結構、中醫(yī)調理等方式治療。痛經通常由前列腺素分泌過多、子宮位置異常、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精神緊張等原因引起。
1、熱敷腹部
將熱水袋或暖寶寶置于下腹部,溫度控制在40-50攝氏度,每次持續(xù)20-30分鐘。熱力能促進盆腔血液循環(huán),緩解子宮平滑肌痙攣,對原發(fā)性痛經效果顯著。注意避免燙傷皮膚,經期可重復進行。
2、服用止痛藥
布洛芬緩釋膠囊、對乙酰氨基酚片、萘普生鈉片等非甾體抗炎藥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建議在疼痛初期服用。需注意胃腸道刺激等副作用,胃潰瘍患者慎用。藥物使用不應超過3天,若無效需就醫(yī)排查繼發(fā)性痛經。
3、使用短效避孕藥
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等復合避孕藥可抑制排卵,減少子宮內膜前列腺素生成。適用于嚴重原發(fā)性痛經且無避孕禁忌者,需連續(xù)服用3-6個月經周期見效。用藥期間可能出現(xiàn)突破性出血,需醫(yī)生監(jiān)測調整劑量。
4、調整飲食結構
經期前一周減少鹽分攝入,每日補充300毫升溫牛奶、50克黑巧克力或100克深綠色蔬菜。鎂元素和歐米伽3脂肪酸能調節(jié)神經肌肉興奮性,維生素B6可促進前列腺素代謝。避免冷飲、酒精及咖啡因等刺激物。
5、中醫(yī)調理
艾灸關元穴、三陰交穴每次15分鐘,或服用少腹逐瘀顆粒、桂枝茯苓丸等中成藥。血瘀型痛經可見經血暗紫有塊,氣滯型多伴胸脅脹痛,需辨證施治。建議連續(xù)調理3個月經周期,配合每日30分鐘八段錦練習。
日常應保持腰腹部保暖,經期避免劇烈運動及重體力勞動。建立月經日記記錄疼痛規(guī)律,每年進行婦科超聲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長期痛經者建議檢測血清CA125和抗子宮內膜抗體,40歲以上女性需警惕子宮腺肌病可能。保持每周3次有氧運動,練習腹式呼吸有助于放松盆底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