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危害有多大
冠心病可能導致心肌缺血、心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其危害程度與血管狹窄程度、斑塊穩(wěn)定性及基礎疾病控制情況有關。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是冠心病的核心病理改變,血管狹窄程度直接影響心肌供血。輕度狹窄可能僅表現為活動后胸悶,隨著狹窄加重會出現典型心絞痛,表現為胸骨后壓榨性疼痛,可向左肩背部放射。不穩(wěn)定斑塊破裂可能引發(fā)急性血栓形成,導致血管完全閉塞,此時心肌細胞持續(xù)缺血缺氧,超過30分鐘將發(fā)生不可逆壞死,即急性心肌梗死。大面積心肌梗死可能誘發(fā)惡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心臟破裂,部分患者首次發(fā)作即以猝死為表現。長期心肌缺血還會導致心臟擴大、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現呼吸困難、下肢水腫等癥狀。
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會加速冠狀動脈病變進展。高血壓增加血管內皮損傷概率,糖尿病促進脂質沉積和炎癥反應,兩者均會提高斑塊不穩(wěn)定性。吸煙、肥胖等因素通過氧化應激機制加重血管損傷,使冠心病危害進一步放大。部分無癥狀患者首次發(fā)病即表現為急性心血管事件,這類隱匿性冠心病更具危險性。
冠心病患者需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硫酸氫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藥物,阿托伐他汀鈣片等調脂藥物,以及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等改善心肌供血藥物。日常應保持低鹽低脂飲食,每日食鹽攝入不超過5克,避免動物內臟等高膽固醇食物。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運動時心率控制在220-年齡×60%至70%范圍內。定期監(jiān)測血壓、血糖、血脂指標,戒煙并控制體重,男性腰圍不超過90厘米,女性不超過85厘米。出現胸痛持續(xù)不緩解或伴隨冷汗、惡心等癥狀時,須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