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如何檢查
抑郁癥可通過心理評估、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量表測評等方式檢查。抑郁癥可能與遺傳因素、神經(jīng)遞質異常、心理社會因素、軀體疾病、藥物因素等有關,通常表現(xiàn)為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睡眠障礙、食欲改變、自殺傾向等癥狀。
1、心理評估
心理評估是診斷抑郁癥的核心方法,由精神科醫(yī)生通過結構化訪談了解患者的情緒狀態(tài)、認知功能及行為表現(xiàn)。常用工具有臨床訪談指南,需評估癥狀持續(xù)時間、嚴重程度及社會功能損害。醫(yī)生會詢問是否有自責觀念、自殺念頭等高風險表現(xiàn),同時排除雙相情感障礙等鑒別診斷。
2、體格檢查
體格檢查用于排除甲狀腺功能減退、帕金森病等可能引發(fā)抑郁癥狀的軀體疾病。醫(yī)生會重點檢查神經(jīng)系統(tǒng)體征,如肌張力、反射活動,并觀察面部表情、肢體語言等非言語信息。慢性疼痛、腫瘤等軀體問題也可能導致繼發(fā)性抑郁,需通過觸診、聽診等常規(guī)檢查初步篩查。
3、實驗室檢查
實驗室檢查包括甲狀腺功能五項、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等檢測,甲狀腺激素水平異常與抑郁癥狀密切相關。血清維生素D、葉酸濃度檢測有助于發(fā)現(xiàn)營養(yǎng)缺乏型抑郁,必要時可進行毒品篩查。這些檢查能幫助鑒別器質性疾病導致的抑郁狀態(tài),為制定治療方案提供依據(jù)。
4、影像學檢查
腦部核磁共振或CT可用于排除腦腫瘤、腦血管病變等器質性病變,功能性核磁共振能觀察前額葉皮層、杏仁核等情緒相關腦區(qū)活動。單光子發(fā)射計算機斷層成像可評估多巴胺、5-羥色胺等神經(jīng)遞質系統(tǒng)的功能狀態(tài),這些檢查通常作為科研手段或難治性抑郁的輔助診斷。
5、量表測評
漢密爾頓抑郁量表、抑郁自評量表等標準化工具可量化癥狀嚴重程度,PHQ-9量表包含9個條目能快速篩查。醫(yī)生會根據(jù)得分判斷輕中重度分級,這些量表也可用于治療過程中的療效評估。兒童青少年需使用專用版本,文化適應性問題在測評時需特別注意。
抑郁癥確診需結合多項檢查結果綜合判斷,建議在專業(yè)機構完成評估。日常保持規(guī)律作息、適度運動及社交活動有助于癥狀改善,家屬應提供情感支持并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若出現(xiàn)自殺傾向或社會功能嚴重受損,須立即就醫(yī)干預。治療期間定期復診評估,根據(jù)醫(yī)生建議調(diào)整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