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的常見用法有哪些
小青在中醫(yī)藥中通常指中藥青皮或青果,常見用法包括煎湯內服、研末外敷、配伍入藥等。青皮具有疏肝破氣、消積化滯的功效,青果則能清熱解毒、利咽生津。
1、煎湯內服
青皮常與柴胡、香附等藥材配伍,用于治療肝郁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取3-10克青皮加水煎煮,每日分兩次溫服。青果可單味15克煎水代茶飲,緩解咽喉腫痛,或與玄參、桔梗同用增強療效。脾胃虛寒者應慎用青皮,孕婦忌服青果。
2、研末外敷
將干燥青皮研磨成細粉,與醋調勻后外敷患處,可輔助治療乳腺炎初起的紅腫疼痛。青果核仁搗碎后敷于牙齦,能減輕牙齦出血癥狀。皮膚破損處禁用,過敏體質者需先做局部測試。
3、配伍入藥
在四逆散、柴胡疏肝散等經(jīng)典方劑中,青皮作為臣藥與主藥協(xié)同發(fā)揮作用。青果常與胖大海組成藥對,制成含片改善慢性咽炎。使用前需經(jīng)中醫(yī)辨證,避免與滋補類中藥同服。
4、代茶飲用
鮮青果切片曬干后,取5-8片沸水沖泡,加入少量蜂蜜可改善口感,適合教師、歌手等用嗓人群日常養(yǎng)護。連續(xù)飲用不宜超過7天,糖尿病患者應去除蜂蜜。
5、食療應用
青皮10克與粳米煮粥,適合食積腹脹者早餐食用。青果燉瘦肉湯具有滋陰潤燥功效,適合秋季干燥時服用。食療方每周使用2-3次為宜,長期大量服用可能引起胃腸不適。
使用小青藥材時需注意,青皮辛溫燥烈,陰虛火旺者禁用。青果性涼,風寒感冒初期不宜。建議在中醫(yī)師指導下根據(jù)體質調整用法用量,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新鮮青果需洗凈后使用,貯藏時應置于陰涼干燥處防止霉變。出現(xiàn)皮疹、腹瀉等不良反應應立即停用并就醫(y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