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后跟長水泡了怎么辦
腳后跟長水泡可通過保持清潔干燥、避免摩擦刺激、局部消毒處理、外用藥物涂抹、及時就醫(yī)等方式處理。腳后跟長水泡通常由摩擦損傷、真菌感染、接觸性皮炎、汗皰疹、糖尿病足等原因引起。
1、保持清潔干燥
每日用溫水清洗患處后徹底擦干,穿透氣棉襪及寬松鞋履。避免穿高跟鞋或硬底鞋,減少足部出汗??蛇x擇五趾襪分隔腳趾,防止水泡破裂后繼發(fā)感染。
2、避免摩擦刺激
在水泡表面貼敷無菌泡沫敷料或硅膠墊,減輕行走時摩擦。不要自行刺破水泡,完整水泡表皮能保護創(chuàng)面。若水泡已破潰,須修剪游離皮瓣并消毒。
3、局部消毒處理
使用碘伏溶液或苯扎氯銨溶液消毒患處,每日2次。較大水泡可在消毒后用無菌注射器從邊緣抽吸液體,保留頂部皮膚。消毒后覆蓋透氣敷料,避免沾水。
4、外用藥物涂抹
真菌感染可涂抹聯苯芐唑乳膏或酮康唑乳膏,細菌感染使用莫匹羅星軟膏。汗皰疹患者可短期外用鹵米松乳膏,接觸性皮炎需涂抹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藥物使用前需明確病因。
5、及時就醫(yī)
若水泡反復發(fā)作、面積較大、伴隨紅腫熱痛或滲膿,可能提示糖尿病足、天皰瘡等疾病,需盡早就診皮膚科。糖尿病患者出現足部水泡須立即處理,預防糖尿病足潰瘍。
日常需選擇合腳鞋襪,運動時使用防磨貼保護足跟。每日檢查足部皮膚狀態(tài),發(fā)現水泡早期及時處理。避免赤腳行走或穿濕鞋襪,洗浴后徹底擦干足部皺褶。糖尿病患者應嚴格控制血糖,定期進行足部神經病變篩查。若水泡3日內未好轉或出現發(fā)熱等全身癥狀,須立即就醫(yī)排查潛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