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鼻塞怎么辦怎樣讓鼻通氣
嬰兒鼻塞可通過調整體位、熱敷鼻部、使用生理鹽水滴鼻、保持環(huán)境濕度、及時就醫(yī)等方式緩解。嬰兒鼻塞通常由鼻腔分泌物堵塞、感冒、過敏、鼻竇炎、鼻腔異物等原因引起。
1、調整體位
將嬰兒頭部抬高15-30度,有助于減輕鼻腔充血。哺乳或喂奶后保持豎抱姿勢10-15分鐘,避免奶液反流刺激鼻腔。睡眠時使用專用嬰兒枕或毛巾折疊墊高頭部,注意不要遮擋口鼻。
2、熱敷鼻部
用40℃左右溫水浸濕紗布,擰干后敷于鼻梁處1-2分鐘,每日重復3-4次。熱敷能使鼻腔血管擴張,軟化干痂。操作時需固定嬰兒頭部,避免燙傷。熱敷后可用嬰兒專用棉簽輕柔清理可見鼻痂。
3、生理鹽水滴鼻
選用0.9%氯化鈉溶液,每次每側鼻腔滴入1-2滴,等待10秒后用吸鼻器吸出分泌物。每日使用不超過3次,避免損傷鼻黏膜。滴注時讓嬰兒平臥頭后仰,注意避開鼻中隔。若分泌物粘稠可先用鹽水霧化吸入。
4、保持環(huán)境濕度
使用加濕器維持室內濕度在50%-60%,避免空調直吹。每日通風2-3次,室溫保持在24-26℃。遠離塵螨、寵物毛發(fā)等過敏原,定期清洗床品。干燥季節(jié)可在浴室制造蒸汽,抱嬰兒吸入5-10分鐘。
5、及時就醫(yī)
若伴隨發(fā)熱、拒奶、呼吸急促等癥狀,或鼻塞持續(xù)超過3天無緩解,需就診排除急性鼻竇炎、腺樣體肥大等疾病。醫(yī)生可能開具鹽酸賽洛唑啉鼻用噴霧劑等減充血劑,或針對過敏原進行脫敏治療。出現紫紺、呼吸困難應立即急診。
日常需注意嬰兒喂養(yǎng)姿勢,避免嗆奶引發(fā)鼻腔刺激。定期用嬰兒專用軟毛刷清潔鼻孔周圍,不要強行掏挖鼻腔。觀察睡眠時是否出現打鼾或張口呼吸,記錄鼻塞發(fā)作時間與誘因。哺乳期母親應保持飲食清淡,避免進食易致敏食物。冬季外出時可給嬰兒佩戴透氣口罩,減少冷空氣直接刺激呼吸道。若使用加濕器需每日換水并清洗水箱,防止微生物滋生。發(fā)現鼻腔異常分泌物應及時拍照記錄供醫(yī)生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