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外傷患者出現腳水腫怎么辦
腦外傷患者出現腳水腫可通過抬高患肢、限制鈉鹽攝入、穿戴彈力襪、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緩解。腳水腫可能與靜脈回流受阻、低蛋白血癥、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藥物副作用等因素有關。
抬高患肢有助于促進靜脈回流,減輕水腫癥狀,建議將下肢抬高超過心臟水平15-30度,每次保持20-30分鐘,每日重復進行3-4次。限制鈉鹽攝入可減少體內水分潴留,每日食鹽攝入量控制在3-5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等高鈉食物。穿戴彈力襪能夠提供外部壓力支持,改善靜脈功能,建議選擇壓力等級為20-30毫米汞柱的醫(yī)用彈力襪,白天穿戴,夜間脫下。
藥物治療需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常用藥物包括呋塞米片、螺內酯片、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等。呋塞米片為袢利尿劑,可促進水分排出;螺內酯片為保鉀利尿劑,常與呋塞米聯(lián)合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適用于低蛋白血癥引起的水腫。手術治療主要針對嚴重靜脈功能不全或血栓形成患者,常見術式包括靜脈腔內激光閉合術、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加剝脫術等。
腦外傷患者出現腳水腫時,除上述治療措施外,還需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避免搔抓或摩擦水腫部位,防止皮膚破損感染。每日監(jiān)測體重變化,記錄24小時尿量,觀察水腫消退情況。飲食上增加優(yōu)質蛋白攝入,如雞蛋、魚肉、豆制品等,有助于改善低蛋白血癥。適當進行踝泵運動,促進下肢血液循環(huán)。若水腫持續(xù)加重或伴隨呼吸困難、胸痛等癥狀,應立即就醫(yī)排查心力衰竭、肺栓塞等嚴重并發(fā)癥。腦外傷患者往往需要長期臥床,家屬應定期協(xié)助翻身拍背,預防壓瘡和肺部感染,促進整體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