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鐵高是什么原因
血清鐵升高可能由遺傳性血色素沉著癥、長期輸血、過量補鐵、溶血性貧血、肝臟疾病等原因引起,需結合實驗室檢查與臨床表現綜合判斷。
1、遺傳性血色素沉著癥
遺傳性血色素沉著癥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由于HFE基因突變導致腸道鐵吸收異常增加?;颊哐彖F和轉鐵蛋白飽和度顯著升高,可能伴隨皮膚色素沉著、關節(jié)疼痛等癥狀。治療需定期靜脈放血或使用鐵螯合劑如去鐵胺注射液。
2、長期輸血
反復輸血患者因紅細胞破壞釋放鐵離子,超過機體排泄能力時會導致鐵過載。常見于地中海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慢性貧血患者。監(jiān)測血清鐵蛋白水平,必要時使用地拉羅司分散片等鐵螯合劑治療。
3、過量補鐵
長期服用琥珀酸亞鐵片、多糖鐵復合物膠囊等補鐵制劑,或食用鐵強化食品可能導致鐵蓄積。表現為血清鐵升高伴轉鐵蛋白飽和度增高,須及時調整補鐵方案并監(jiān)測鐵代謝指標。
4、溶血性貧血
紅細胞大量破壞時釋放血紅蛋白鐵,常見于自身免疫性溶血、G6PD缺乏癥等。血清鐵升高伴間接膽紅素增高,需治療原發(fā)病,重度溶血可考慮輸注洗滌紅細胞。
5、肝臟疾病
肝硬化、病毒性肝炎等肝病可影響鐵調素分泌,導致鐵代謝紊亂。血清鐵升高多伴隨轉氨酶異常,需保肝治療同時限制高鐵飲食,慎用補鐵藥物。
發(fā)現血清鐵升高應避免攝入動物肝臟、紅肉等高鐵食物,限制維生素C促進鐵吸收的作用。建議完善鐵蛋白、轉鐵蛋白飽和度及基因檢測,必要時行肝臟MRI評估鐵沉積。慢性病患者需定期監(jiān)測鐵代謝指標,所有鐵螯合劑均應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調整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