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袍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烏袍一般是指中藥烏梅,具有斂肺止咳、澀腸止瀉、生津止渴、安蛔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肺虛久咳、久瀉久痢、虛熱消渴、蛔厥嘔吐腹痛等病癥。
1、斂肺止咳
烏梅味酸澀,性平,歸肺經(jīng),能收斂肺氣以止咳。對于肺虛久咳、干咳少痰或痰中帶血等癥狀有一定緩解作用。常與罌粟殼、五味子等藥物配伍使用,如九仙散。肺陰虛燥咳者可配合麥冬、沙參等養(yǎng)陰潤肺藥。
2、澀腸止瀉
烏梅具有收斂固澀作用,可用于治療久瀉久痢。對于脾胃虛弱導(dǎo)致的慢性腹瀉、五更泄瀉等,常與肉豆蔻、訶子等藥物同用,如真人養(yǎng)臟湯?,F(xiàn)代研究表明其鞣質(zhì)成分能抑制腸道蠕動。
3、生津止渴
烏梅酸甘化陰,能促進津液分泌,改善虛熱消渴癥狀。適用于糖尿病等疾病引起的口干舌燥、煩渴多飲,常與天花粉、葛根等配伍。暑熱傷津?qū)е碌暮苟嗫诳室部蓡斡脼趺芳鍦栾嫛?/p>
4、安蛔止痛
烏梅是治療蛔蟲病的要藥,對于蛔蟲引起的腹痛、嘔吐甚至四肢厥冷等癥狀有緩解作用。常與細辛、干姜、黃連等配伍,如烏梅丸。其酸性環(huán)境能使蛔蟲安靜,促進蟲體排出。
5、其他作用
烏梅還具有止血、抗菌、抗過敏等作用??捎糜诒阊?、尿血等出血癥,外用可治療胼胝、雞眼?,F(xiàn)代研究顯示其提取物對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并能調(diào)節(jié)免疫功能。
使用烏梅需注意,表邪未解或內(nèi)有實熱積滯者不宜服用。烏梅酸性較強,長期大量服用可能損傷牙齒和胃黏膜,建議飯后服用。入藥常用量為6-12克,外用適量。治療不同病癥時需在中醫(yī)師指導(dǎo)下配伍其他藥物,不可自行濫用。日常保健可用烏梅3-5顆泡水代茶,有助于消化和生津,但胃酸過多者慎用。儲存時應(yīng)置于陰涼干燥處,防潮防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