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傷水泡破皮后如何處理
燙傷水泡破皮后需立即用流動冷水沖洗傷口10-15分鐘,隨后用無菌紗布覆蓋保護創(chuàng)面,避免感染。處理方式主要有清潔消毒、外用藥物、預防感染、促進愈合、就醫(yī)評估。
1、清潔消毒
破皮后先用生理鹽水或清水輕柔沖洗創(chuàng)面,去除殘留異物。禁止使用酒精或碘酒直接刺激傷口,可用稀釋的碘伏溶液如0.5%濃度局部消毒,消毒范圍需超過創(chuàng)面邊緣2厘米。若創(chuàng)面附著衣物碎片,不可強行撕除,應剪除周圍松動部分后由醫(yī)護人員處理。
2、外用藥物
清潔后可涂抹磺胺嘧啶銀乳膏或濕潤燒傷膏,形成保護膜防止細菌侵入。避免使用牙膏、醬油等民間偏方,可能加重組織損傷。若疼痛明顯,可短期外用利多卡因凝膠緩解,但需注意過敏反應。
3、預防感染
每日更換無菌敷料,觀察滲出液顏色和氣味。出現黃色膿液、發(fā)熱或紅腫擴散時提示感染,需就醫(yī)使用莫匹羅星軟膏等抗生素治療。保持創(chuàng)面干燥,避免游泳、泡澡等浸水活動。
4、促進愈合
淺二度燙傷可配合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加速上皮再生。愈合期避免抓撓,穿著寬松衣物減少摩擦。結痂后涂抹維生素E乳預防瘢痕增生,但不可強行剝離未完全脫落的痂皮。
5、就醫(yī)評估
面積超過手掌大小、位于面部/關節(jié)/會陰等特殊部位,或深度燙傷暴露皮下組織時,需急診處理。兒童、孕婦、糖尿病患者及免疫低下人群即使小面積破皮也應盡早就醫(yī)。
恢復期間需保持高蛋白飲食如雞蛋、魚肉等促進組織修復,每日飲水1500-2000毫升維持代謝。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煙酒,減少色素沉著風險。愈合后3-6個月內嚴格防曬,可使用硅酮類疤痕貼預防增生。若出現瘙癢、硬結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復診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