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眼瞼內(nèi)有小疙瘩怎么回事
下眼瞼內(nèi)有小疙瘩可能與瞼板腺囊腫、麥粒腫、結膜結石、汗管瘤、皮脂腺增生等因素有關。建議及時就醫(yī)明確診斷,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針對性處理。
1、瞼板腺囊腫
瞼板腺囊腫是因瞼板腺出口阻塞導致的慢性肉芽腫性炎癥。表現(xiàn)為眼瞼皮下無痛性硬結,可能伴隨輕微紅腫。可通過熱敷促進腺體疏通,若持續(xù)不消退需行瞼板腺囊腫刮除術。
2、麥粒腫
麥粒腫是睫毛毛囊或瞼板腺的急性化膿性炎癥。典型癥狀為眼瞼邊緣紅腫熱痛的小結節(jié),可能形成黃色膿頭。早期可局部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控制感染,化膿后需切開排膿。
3、結膜結石
結膜結石是結膜上皮細胞和黏液堆積形成的黃白色顆粒。通常無癥狀,但突出結膜面時可能摩擦角膜引起異物感。表淺結石可在表面麻醉后用針頭剔除,深部結石無須處理。
4、汗管瘤
汗管瘤是汗腺導管良性增生形成的膚色或淡黃色小丘疹。好發(fā)于下眼瞼,呈密集分布但不影響功能。一般無須治療,若影響外觀可通過二氧化碳激光去除。
5、皮脂腺增生
皮脂腺增生表現(xiàn)為眼瞼皮膚多發(fā)的黃色柔軟丘疹,與皮脂腺分泌旺盛相關。通常無須特殊處理,保持眼部清潔即可。若持續(xù)增大可考慮電灼或冷凍治療。
日常應注意眼部清潔,避免揉眼或過度用眼。飲食宜清淡,減少高糖高脂食物攝入。若疙瘩持續(xù)增大、破潰或影響視力,須立即就診眼科。不建議自行挑破或擠壓,以免繼發(fā)感染??啥ㄆ谟脺孛頍岱笱鄄€促進腺體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