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針灸效果好嗎
頸椎病針灸治療通常有一定效果,可作為輔助治療手段。頸椎病的針灸治療主要有緩解局部疼痛、改善血液循環(huán)、減輕神經(jīng)壓迫、調節(jié)肌肉張力、促進炎癥吸收等作用。

1、緩解局部疼痛
針灸通過刺激穴位可促進內啡肽等鎮(zhèn)痛物質釋放,對頸椎病引起的頸肩部疼痛有緩解作用。常用穴位包括風池穴、肩井穴、天宗穴等。對于輕度頸椎病患者,針灸可能顯著減輕疼痛癥狀。
2、改善血液循環(huán)
針灸能擴張局部血管,增加病變部位血流量,有助于改善頸椎退變導致的供血不足。這種作用對椎動脈型頸椎病引起的頭暈癥狀可能有一定改善。治療時多選取頸夾脊穴、大椎穴等。
3、減輕神經(jīng)壓迫
針對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針灸可減輕神經(jīng)根水腫和炎癥反應,緩解上肢麻木、放射痛等癥狀。常配合電針療法,選用頸臂穴、曲池穴等。但嚴重神經(jīng)壓迫仍需結合其他治療。
4、調節(jié)肌肉張力
針灸能平衡頸部肌肉張力,松解痙攣的斜方肌、胸鎖乳突肌等,改善因肌肉緊張導致的頸椎活動受限。治療時可配合推拿手法,選取阿是穴和局部壓痛點。
5、促進炎癥吸收
對于頸椎間盤退變引發(fā)的無菌性炎癥,針灸能加速炎癥介質代謝,減輕局部腫脹和疼痛。多選用頸百勞穴、后溪穴等,配合溫針灸效果更佳。
針灸治療頸椎病需根據(jù)具體分型選擇穴位和手法,建議在專業(yè)中醫(yī)師指導下進行。治療期間應避免長時間低頭,注意頸部保暖,可配合頸部功能鍛煉。若癥狀持續(xù)加重或出現(xiàn)肢體無力等嚴重表現(xiàn),應及時就醫(yī)進行影像學檢查,必要時結合藥物或手術治療。日常保持正確坐姿,使用符合人體工學的枕頭,適當進行游泳、放風箏等有益頸椎健康的運動。
相關推薦
01:53
02:19
01:37
01:57
03:56
為你推薦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熱門問題
專家答疑
生活問答
- 1 頸椎病如何避免
- 2 頸椎病是怎樣造成的
- 3 頸椎病嚴重嗎?
- 4 如何確定什么是頸椎???
- 5 頸椎病是怎樣造成的?
- 6 頸椎病是如何形成的?
- 7 頸椎病是有什么引起的
- 8 頸椎病如何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