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感染弓形蟲病的危害
嬰兒感染弓形蟲病可能導致神經系統(tǒng)損傷、視力障礙、生長發(fā)育遲緩等危害。弓形蟲病是由剛地弓形蟲感染引起的寄生蟲病,主要通過母嬰垂直傳播或接觸被污染的食物、水源感染。若孕婦在妊娠期間首次感染弓形蟲,可能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造成先天性弓形蟲病。
1、神經系統(tǒng)損傷
弓形蟲可侵犯嬰兒中樞神經系統(tǒng),引發(fā)腦炎、腦積水或腦鈣化灶。典型表現為抽搐、肌張力異常、意識障礙,嚴重時遺留智力低下或癲癇。頭顱影像學檢查可見腦室擴張或彌漫性鈣化點。確診需結合血清學檢測和腦脊液PCR檢查,治療需使用磺胺嘧啶片聯合乙胺嘧啶片進行抗寄生蟲治療。
2、視力損害
弓形蟲視網膜脈絡膜炎是常見并發(fā)癥,表現為視網膜黃斑區(qū)瘢痕形成、玻璃體混濁,可能導致斜視、眼球震顫或視力喪失。急性期可見眼底出血性壞死病灶,慢性期遺留脈絡膜視網膜萎縮。需通過眼底熒光造影確診,急性期可遵醫(yī)囑使用乙酰螺旋霉素片控制感染,必要時聯合糖皮質激素減輕炎癥反應。
3、肝脾功能異常
弓形蟲可導致嬰兒肝炎綜合征,表現為黃疸、肝脾腫大、轉氨酶升高,嚴重時出現凝血功能障礙。部分患兒伴有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或溶血性貧血。治療需靜脈輸注復方磺胺甲噁唑注射液,同時給予保肝藥物如葡醛內酯片支持治療,定期監(jiān)測肝功能指標變化。
4、聽力障礙
先天性弓形蟲感染可能損傷耳蝸毛細胞,導致感音神經性耳聾,多為雙側進行性聽力下降。新生兒聽力篩查顯示未通過時,需完善聽覺腦干誘發(fā)電位檢查。早期干預可佩戴助聽器,重度耳聾需考慮人工耳蝸植入術,同時持續(xù)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控制寄生蟲活動。
5、全身多系統(tǒng)受累
播散性弓形蟲病可累及心肺、腎上腺等多器官,表現為肺炎、心肌炎、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血液檢查可見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確診需通過組織活檢發(fā)現弓形蟲滋養(yǎng)體。治療采用阿奇霉素顆粒聯合磺胺類藥物,危重患兒需在重癥監(jiān)護室進行呼吸循環(huán)支持。
預防嬰兒弓形蟲病需從孕期開始,孕婦應避免接觸貓科動物糞便,肉類須徹底煮熟后食用,蔬菜水果充分清洗。新生兒出生后若出現發(fā)熱、黃疸、抽搐等癥狀應及時就醫(yī)篩查。確診患兒需定期進行神經發(fā)育評估、視力聽力隨訪,按療程規(guī)范用藥可顯著改善預后。哺乳期母親若確診活動性感染,應在醫(yī)生指導下暫停母乳喂養(yǎng)。
相關推薦






為你推薦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熱門問題
專家答疑
生活問答
- 1 什么是弓形蟲病
- 2 弓形蟲病如何形成
- 3 弓形蟲病的癥狀
- 4 為什么會得弓形蟲病
- 5 弓形蟲病能自愈嗎?
- 6 弓形蟲病有什么癥狀
- 7 弓形蟲病是如何傳播的
- 8 弓形蟲病是怎樣感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