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牙套的年齡是多少
戴牙套的年齡通常在12-18歲,具體需根據(jù)牙齒發(fā)育情況決定。主要有乳牙期早期干預、替牙期功能矯正、恒牙期綜合正畸、成人骨性矯正、中老年修復性正畸等方式。
1、乳牙期早期干預
3-5歲乳牙列階段出現(xiàn)反頜或嚴重錯頜時,可佩戴活動矯治器。此時干預能利用頜骨生長潛力,糾正不良口腔習慣如吐舌、口呼吸,避免恒牙萌出異常。常見矯治器包括頜墊式活動矯治器、前庭盾等,需家長每日監(jiān)督佩戴。
2、替牙期功能矯正
8-12歲替牙期適合功能性矯治,如下頜后縮患者使用Frankel矯治器。此階段通過引導頜骨生長改善面型,矯正時長通常6-12個月。需配合肌功能訓練,每月復診調(diào)整矯治器力度。
3、恒牙期綜合正畸
12-18歲恒牙列完全萌出后適用固定矯治,如金屬托槽、陶瓷托槽或隱形矯治器。此階段牙槽骨改建活躍,可精準控制牙齒三維移動,療程約1.5-3年。需特別注意口腔清潔,避免脫礦和齲齒。
4、成人骨性矯正
18歲以上成人正畸需結(jié)合牙周評估,骨性錯頜可能需正頜手術(shù)聯(lián)合治療。采用隱形矯治或舌側(cè)矯治兼顧美觀,矯正速度較青少年慢。存在牙根吸收風險,需定期拍攝X線片監(jiān)測。
5、中老年修復性正畸
40歲以上患者多為修復前正畸,通過少量牙齒移動為種植或修復創(chuàng)造條件。多采用低摩擦力自鎖托槽,施力輕柔。需評估全身健康狀況,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控制病情后矯正。
無論何種年齡矯正,均需保持每日口腔清潔,使用正畸專用牙刷和牙線。避免進食過硬、過黏食物防止托槽脫落。矯正結(jié)束后需嚴格佩戴保持器,前半年全天佩戴,之后逐漸減少夜間佩戴時間。定期復查有助于維持矯正效果,防止復發(fā)。出現(xiàn)托槽松動、鋼絲刮嘴等情況應及時復診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