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淺表性胃炎怎么治療能去根
慢性淺表性胃炎可通過調(diào)整飲食、根除幽門螺桿菌、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黏膜、中醫(yī)調(diào)理等方式治療,通常由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膽汁反流、不良飲食習慣、精神壓力等因素引起。該病屬于胃黏膜淺層炎癥,完全治愈需綜合干預。
1、調(diào)整飲食
減少辛辣刺激、過酸、油炸食物攝入,避免空腹飲用濃茶咖啡。每日規(guī)律進食,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藥、南瓜等,烹飪方式以蒸煮為主。胃酸過多者可適量食用蘇打餅干中和胃酸,胃脹氣時需限制豆類、紅薯等產(chǎn)氣食物。長期保持低鹽低脂飲食有助于胃黏膜修復。
2、根除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主要致病因素,可通過碳13/14呼氣試驗確診。標準四聯(lián)療法包含質(zhì)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兩種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和克拉霉素片,以及鉍劑如枸櫞酸鉍鉀顆粒。治療期間須嚴格遵醫(yī)囑完成14天療程,避免耐藥性產(chǎn)生。根除后需復查確認療效,防止復發(fā)。
3、抑制胃酸分泌
反酸燒心癥狀明顯時,可使用質(zhì)子泵抑制劑如雷貝拉唑鈉腸溶片晨起空腹服用,或H2受體拮抗劑如法莫替丁片睡前服用。癥狀緩解后逐漸減量,避免長期大劑量使用導致胃酸缺乏。伴隨膽汁反流者可聯(lián)用鋁碳酸鎂咀嚼片吸附膽汁酸,服藥時間與抑酸藥間隔2小時以上。
4、保護胃黏膜
硫糖鋁混懸凝膠可在胃黏膜形成保護層,建議餐前1小時及睡前服用。替普瑞酮膠囊能促進胃黏液分泌,增強黏膜防御能力。急性期伴有糜爛時,可短期使用康復新液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胃黏膜修復需持續(xù)8-12周,用藥期間禁煙酒,避免合并使用損傷黏膜的藥物。
5、中醫(yī)調(diào)理
脾胃虛弱型可用香砂養(yǎng)胃丸健脾和胃,肝胃不和型適用氣滯胃痛顆粒疏肝理氣。針灸選取中脘、足三里等穴位調(diào)節(jié)胃腸功能,艾灸神闕穴可改善胃寒癥狀。中藥代茶飲如蒲公英、陳皮各10克煎水飲用,有助于消除胃部炎癥。需辨證施治,避免自行濫用苦寒類中藥損傷脾胃陽氣。
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需建立飲食記錄,觀察癥狀與食物的關聯(lián)性。保持作息規(guī)律,每日保證7-8小時睡眠,午飯后靜臥30分鐘減輕胃部負擔。冬季注意胃部保暖,避免受涼誘發(fā)痙攣。情緒管理尤為重要,可通過正念冥想緩解焦慮,每周進行3-5次散步或八段錦等溫和運動。建議每6-12個月復查胃鏡,動態(tài)觀察黏膜修復情況,出現(xiàn)嘔血、黑便、體重驟降等預警癥狀時需立即就醫(yī)。
相關推薦
02:13
01:34
01:39
01:42
01:36
為你推薦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熱門問題
專家答疑
生活問答
- 1 慢性淺表性胃炎嚴重嗎
- 2 慢性淺表性胃炎嚴重嗎?
- 3 慢性淺表性胃炎什么引起的
- 4 什么是慢性淺表性胃炎
- 5 慢性淺表性胃炎
- 6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怎么得的
- 7 慢性淺表性胃炎有哪些特點
- 8 得慢性淺表性胃炎嚴重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