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引發(fā)了痔瘡
痔瘡通常由肛門靜脈叢壓力升高、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等因素引發(fā),主要誘因有長期便秘、久坐久站、妊娠期腹壓增高、辛辣飲食刺激以及慢性腹瀉等。痔瘡可能與遺傳因素、年齡增長、肛門感染等因素有關(guān),通常表現(xiàn)為便血、肛門腫物脫出、疼痛瘙癢等癥狀。
1、長期便秘
排便時過度用力會增加直腸靜脈壓力,導致靜脈叢充血擴張。糞便干硬會反復摩擦肛墊黏膜,造成機械性損傷。日常應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如燕麥、西藍花等,養(yǎng)成定時排便習慣。若伴隨肛裂可遵醫(yī)囑使用復方角菜酸酯乳膏、馬應龍麝香痔瘡膏、普濟痔瘡栓等藥物緩解癥狀。
2、久坐久站
長時間保持固定體位會阻礙肛門血液回流,誘發(fā)靜脈曲張。職業(yè)需久坐者建議每1小時起身活動,使用透氣坐墊減輕局部壓迫。已形成血栓性外痔時,可采用高錳酸鉀坐浴配合地奧司明片、草木犀流浸液片等口服藥物改善循環(huán)。
3、妊娠腹壓
增大的子宮壓迫盆腔血管,導致直腸靜脈回流受阻。妊娠期激素變化還會減弱血管壁彈性。建議側(cè)臥休息減輕壓迫,分娩后多數(shù)癥狀可自行緩解。若出現(xiàn)嵌頓痔需在醫(yī)生指導下短期使用太寧栓、化痔栓等安全性較高的外用制劑。
4、辛辣飲食
辣椒素等刺激性成分會加速肛周血液循環(huán),誘發(fā)血管充血水腫。長期飲酒同樣會加重靜脈擴張。發(fā)作期應避免火鍋、烈酒等食物,適當飲用金銀花露緩解灼熱感。合并炎癥時可選用九華痔瘡栓、肛泰軟膏等含抗炎成分的藥物。
5、慢性腹瀉
頻繁排便使肛墊下移,腸道炎癥還會刺激黏膜充血。需排查腸易激綜合征等原發(fā)病,腹瀉期間注意補充電解質(zhì)。局部水腫明顯者可短期使用膚痔清軟膏、熊膽痔靈膏等具有收斂作用的藥物,配合溫水坐浴促進消腫。
日常需保持肛門清潔干燥,便后可用溫水沖洗。避免如廁時久蹲或過度用力,建議將排便時間控制在5分鐘內(nèi)。規(guī)律進行提肛運動有助于增強盆底肌力量,每周3次20分鐘以上的快走或游泳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環(huán)。若便血持續(xù)1周以上、腫物無法回納或出現(xiàn)劇烈疼痛,應及時至肛腸科就診,必要時接受硬化劑注射或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shù)等治療。
相關(guān)推薦
02:19
02:12
01:55
01:52
02:07
為你推薦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特色醫(yī)院
熱門問題
專家答疑
生活問答
- 1 常見痔瘡有哪些痔瘡
- 2 有痔瘡痔瘡用藥能好嗎
- 3 痔瘡的危害有哪些如何防治痔瘡
- 4 痔瘡傳染嗎痔瘡有什么辦法避免
- 5 痔瘡痔瘡最好的治療方法
- 6 內(nèi)痔瘡跟外痔瘡有什么不同
- 7 痔瘡如何引起的
- 8 得痔瘡怎么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