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三種傳播途徑
狂犬病主要通過被患病動物咬傷、抓傷或舔舐黏膜三種途徑傳播??袢?a href="http://www.phgsvzt.cn/k/novkprigkx5o0zt.html" target="_blank">病毒存在于患病動物的唾液中,當人體皮膚或黏膜破損時接觸病毒可能引發(fā)感染。
1、被咬傷傳播
被攜帶狂犬病病毒的動物咬傷是最常見的傳播方式。病毒通過動物牙齒刺破皮膚直接進入人體組織,傷口越深、面積越大感染風險越高。犬類是主要傳播源,貓、蝙蝠等哺乳動物也可能攜帶病毒。被咬后應(yīng)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動清水交替沖洗傷口15分鐘,并盡快接種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2、被抓傷傳播
動物抓傷可能導(dǎo)致表皮破損,若抓傷部位沾染患病動物唾液,病毒可通過微小傷口侵入。尤其當被抓傷者手部有倒刺或皮膚皸裂時風險更高。需注意蝙蝠等動物的爪部可能殘留唾液,輕微抓傷也可能造成感染。處理方式與咬傷相同,均需規(guī)范清洗并接種疫苗。
3、舔舐黏膜傳播
當患病動物舔舐人的眼睛、口腔、鼻腔等黏膜部位時,病毒可能通過黏膜直接進入人體。黏膜組織比皮膚更脆弱,即使沒有明顯傷口也存在感染可能。兒童與動物親密接觸時更易發(fā)生此類暴露。若發(fā)生黏膜暴露,須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并立即就醫(yī)評估。
預(yù)防狂犬病需避免接觸野生動物和未免疫的流浪動物,為家養(yǎng)寵物定期接種疫苗。接觸可疑動物后無論是否出血都應(yīng)規(guī)范處理傷口并就醫(yī),狂犬病疫苗需在暴露后24小時內(nèi)開始接種。日常接觸動物后需徹底洗手,教育兒童不要挑逗陌生動物,野外活動時注意防范蝙蝠等高風險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