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心源性猝死什么原因引起的

心源性猝死指心臟原因導致的1小時內突發(fā)意識喪失的自然死亡,主要誘因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和心律失常。預防需控制三高、定期體檢及避免過度勞累。
1. 遺傳因素
部分心源性猝死與基因突變相關,如長QT綜合征、布魯加達綜合征等遺傳性心律失常疾病。這類患者心臟電信號傳導異常,可能在沒有預警的情況下突發(fā)室顫。家族中有猝死病例者建議進行基因檢測,運動員等高危人群需接受心電圖篩查。
2. 冠心病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心肌缺血占猝死病例70%以上。斑塊破裂引發(fā)急性血栓形成時,可造成大面積心肌梗死。典型表現為突發(fā)胸骨后壓榨性疼痛,但約20%患者無典型癥狀即猝死。冠狀動脈CT或造影能明確診斷,支架植入或搭橋手術可改善血供。
3. 心肌結構異常
擴張型心肌病使心臟泵血功能下降,肥厚型心肌病易致心室流出道梗阻,這兩種病變都可能引發(fā)致命性心律失常。心臟超聲檢查能清晰顯示心室壁厚度和運動狀態(tài),β受體阻滯劑或植入式除顫器是常用治療手段。
4. 電解質紊亂
血鉀低于3.0mmol/L或高于6.5mmol/L都會干擾心肌電活動,鎂鈣離子失衡同樣危險。腹瀉、利尿劑濫用或腎功能不全患者需定期監(jiān)測電解質,靜脈補鉀補鎂可糾正異常。
5. 過度應激
劇烈運動時兒茶酚胺大量釋放,可能誘發(fā)冠脈痙攣或心室顫動。馬拉松選手、長期熬夜人群風險較高,建議運動前做好熱身,避免突然進行高強度訓練。
保持規(guī)律作息、控制血壓血糖、戒煙限酒能降低80%的猝死風險。出現不明原因暈厥或心悸時應盡快完成24小時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冠心病患者隨身攜帶硝酸甘油片以備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