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原因和建議
消化內科編輯
醫(yī)學科普人
消化內科編輯
醫(yī)學科普人
便秘可能由飲食不當、缺乏運動、腸道功能紊亂、藥物副作用、精神壓力等因素引起,可通過調整飲食、增加運動、藥物治療等方式改善。

膳食纖維攝入不足或飲水過少會導致糞便干硬難以排出。建議每日攝入25-30克膳食纖維,如燕麥片、西藍花、火龍果等,同時保持每天1500-2000毫升飲水量。長期高脂低纖飲食可能誘發(fā)腸蠕動減緩。
久坐不動會使腹肌和腸道肌肉張力下降。建議每天進行30分鐘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配合腹部按摩促進腸蠕動。臥床患者可做抬腿、翻身等被動活動。
腸易激綜合征或腸道菌群失衡可能導致排便節(jié)律異常??勺襻t(yī)囑使用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等益生菌制劑,伴有腹痛時可短期使用匹維溴銨片。

部分降壓藥、鐵劑、阿片類止痛藥會抑制腸蠕動。使用硫酸亞鐵緩釋片補鐵時,建議搭配乳果糖口服溶液。長期服藥者應咨詢醫(yī)生調整用藥方案。
焦慮抑郁可能通過腦腸軸影響腸道功能。建立規(guī)律排便習慣,嘗試腹式呼吸訓練。嚴重者可遵醫(yī)囑使用枸櫞酸莫沙必利片調節(jié)胃腸動力。

便秘患者應養(yǎng)成晨起空腹飲溫水、定時如廁的習慣,避免過度用力排便。飲食中增加奇亞籽、亞麻籽等富含omega-3的食物,減少精制米面攝入。若調整生活方式后癥狀未改善,或出現便血、體重下降等報警癥狀,需及時進行腸鏡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老年人便秘需特別注意排除結腸腫瘤可能,孕婦便秘應避免使用刺激性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