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性腸炎應該做什么檢查
肛腸科編輯
健康科普君
肛腸科編輯
健康科普君
腺病毒性腸炎需進行糞便抗原檢測、血常規(guī)、糞便常規(guī)、核酸檢測及血清學檢查等。腺病毒性腸炎主要由腺病毒感染引起,典型癥狀包括腹瀉、嘔吐、發(fā)熱等,確診需結(jié)合實驗室檢查與臨床表現(xiàn)。

糞便抗原檢測是診斷腺病毒性腸炎的首選方法,通過檢測糞便中腺病毒特異性抗原來確認感染。該方法操作簡便且靈敏度較高,適用于兒童及成人患者。若檢測結(jié)果為陽性,通常提示存在活動性腺病毒感染,需結(jié)合臨床癥狀評估病情嚴重程度。
血常規(guī)可輔助判斷感染程度及機體反應,腺病毒性腸炎患者可能出現(xiàn)白細胞計數(shù)正?;蜉p度升高,淋巴細胞比例增高。該檢查有助于排除細菌性腸炎或其他全身性感染,但無法單獨確診腺病毒性腸炎,需與其他檢查聯(lián)合分析。
糞便常規(guī)檢查可觀察糞便性狀及有無白細胞、紅細胞等異常成分。腺病毒性腸炎患者的糞便多呈水樣便,鏡檢通常無膿細胞或僅有少量白細胞,此特點可與細菌性痢疾鑒別。該檢查成本較低但特異性不足,需結(jié)合其他檢測綜合判斷。

采用聚合酶鏈反應技術(shù)檢測糞便中腺病毒核酸片段,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異性,能準確識別腺病毒血清型。核酸檢測適用于疑似暴發(fā)流行時的病原學確認,或抗原檢測陰性但臨床高度懷疑的病例,但檢測費用較高且需專業(yè)設備支持。
通過檢測血清中腺病毒特異性IgM和IgG抗體水平,可輔助診斷近期感染或既往感染。IgM抗體陽性提示急性期感染,IgG抗體陽性則可能反映既往感染或免疫保護狀態(tài)。該檢查適用于流行病學調(diào)查,但因抗體產(chǎn)生需要時間,早期診斷價值有限。

腺病毒性腸炎患者應保持充足水分攝入,可口服補液鹽預防脫水,避免高糖高脂飲食加重胃腸負擔。嬰幼兒患者家長需密切觀察尿量及精神狀態(tài),出現(xiàn)持續(xù)高熱、嗜睡或尿量明顯減少時需及時就醫(yī)?;謴推诮ㄗh逐步增加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條,補充適量益生菌有助于腸道菌群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