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中度脂肪肝的治療
肝膽疾病編輯
醫(yī)學科普人
肝膽疾病編輯
醫(yī)學科普人
中度脂肪肝可通過調整飲食、增加運動、控制體重、戒酒、藥物治療等方式改善。脂肪肝通常由肥胖、酒精攝入過量、胰島素抵抗、高脂血癥、藥物損傷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隨乏力、肝區(qū)不適等癥狀。

減少高脂肪高糖食物攝入,增加膳食纖維和優(yōu)質蛋白。每日主食可部分替換為燕麥、糙米等全谷物,蔬菜選擇西藍花、菠菜等深色品種,水果以低糖的蘋果、藍莓為宜。避免動物內臟、油炸食品及含糖飲料,烹調方式以蒸煮為主。
每周進行15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騎自行車等。運動可促進肝臟脂肪代謝,建議分次完成且循序漸進。合并肥胖者需配合阻抗訓練,但應避免劇烈運動導致轉氨酶升高。
通過飲食運動使體重每月下降2-4公斤,目標為減輕當前體重的5%-10%。快速減重可能加重肝損傷,需監(jiān)測肝功能變化。腰圍男性應控制在90厘米以下,女性80厘米以下。

酒精會直接損傷肝細胞,確診后需嚴格戒酒。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在戒酒2-4周后肝臟脂肪含量可明顯下降。合并酒精依賴者需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戒斷治療。
胰島素抵抗者可遵醫(yī)囑使用二甲雙胍片,高脂血癥患者可用阿托伐他汀鈣片,肝酶異常者可配合水飛薊賓膠囊。所有藥物均需在評估肝功能后使用,禁止自行服用保肝藥物掩蓋病情。

中度脂肪肝患者需每3-6個月復查超聲和肝功能,監(jiān)測轉氨酶、血糖、血脂等指標。日常避免使用對肝臟有損傷的藥物如對乙酰氨基酚片,保證每日7-8小時睡眠。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壓者需同步控制基礎疾病,肝功能持續(xù)異常者需肝病科??浦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