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體容易發(fā)炎中醫(yī)辨證
中醫(yī)養(yǎng)生編輯
健康領路人
中醫(yī)養(yǎng)生編輯
健康領路人
扁桃體反復發(fā)炎在中醫(yī)辨證中多與肺胃熱盛、陰虛火旺、脾虛濕困、外感風熱、氣滯血瘀等因素相關。可通過清熱解毒、滋陰降火、健脾祛濕、疏風散熱、活血化瘀等治法干預。

過食辛辣燥熱食物或外邪入里化熱,導致肺胃積熱上攻咽喉。常見咽部紅腫疼痛劇烈、口渴喜冷飲、便秘尿黃,舌紅苔黃。代表方劑如銀翹散合涼膈散,含金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藥材,配合少商穴放血可瀉熱。
久病體虛或熬夜傷陰,致虛火上炎咽喉。癥見咽干灼痛午后加重、手足心熱、舌紅少苔。常用知柏地黃丸加減,含知母、黃柏等滋陰降火成分,配合照海穴艾灸引火歸元。
脾胃運化失職,濕濁上泛咽喉。表現為咽部隱痛纏綿、痰黏難咯、舌淡胖有齒痕。參苓白術散為主方,含黨參、茯苓等健脾化濕藥,輔以足三里穴位按摩增強脾胃功能。

風熱邪氣侵襲肺衛(wèi),上擾咽喉。突發(fā)咽痛伴發(fā)熱惡風、鼻塞黃涕,脈浮數。桑菊飲為代表方,含桑葉、菊花等疏風清熱藥材,配合大椎穴刮痧驅散表邪。
久病入絡或情志不暢,氣血瘀阻咽喉。見咽部暗紅、刺痛固定、舌紫暗。會厭逐瘀湯常用,含桃仁、紅花等活血藥,配合咽后壁點刺放血改善局部循環(huán)。

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飲食,多食雪梨、百合等潤肺食材,保持口腔清潔。適度練習六字訣"呬"字功宣肺氣,避免過度用嗓。急性期可用金銀花、胖大海代茶飲,慢性反復發(fā)作者建議三伏貼調理體質。注意辨別證型差異,虛證忌用苦寒傷陽,實證慎用溫補留邪,癥狀持續(xù)或伴高熱需及時就醫(yī)排除化膿性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