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滴度1:1會傳染嗎
性病科編輯
健康陪伴者
關鍵詞: #梅毒
性病科編輯
健康陪伴者
關鍵詞: #梅毒
梅毒滴度1:1仍具有傳染性,傳染風險與梅毒分期、接觸方式、皮膚黏膜破損情況、免疫狀態(tài)及是否規(guī)范治療等因素相關。

一期梅毒硬下疳和二期梅毒皮疹期傳染性最強,此時即使滴度較低,體液和皮損處仍含大量螺旋體。潛伏期梅毒滴度1:1時傳染性降低,但母嬰垂直傳播風險持續(xù)存在。
性接觸傳播概率最高,接吻或共用器具傳播需口腔存在破損。血液傳播多見于共用針具,日常接觸如握手、共用餐具幾乎不傳染。
生殖器、口腔等黏膜部位存在微小裂口時,螺旋體更易穿透。完整皮膚接觸患者體液通常不會感染,但需避免接觸活動期患者的滲出液。

艾滋病感染者等免疫缺陷人群更易被傳染,且可能出現(xiàn)非典型血清學反應。普通人群暴露后約30%感染概率,與接觸病毒載量正相關。
規(guī)范青霉素治療后滴度下降至1:1,傳染性顯著降低。未完成療程或治療失敗者,低滴度仍可能攜帶活螺旋體,需復查血清固定反應。

日常預防需堅持使用避孕套、避免體液交換,確診后6個月內每月復查RPR滴度。家庭成員應單獨使用洗浴用品,感染者衣物需60℃以上高溫清洗。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C和鋅元素增強皮膚黏膜抵抗力,適當運動改善免疫功能,但需避免劇烈運動導致免疫力暫時下降。所有性伴侶必須同步篩查,直至連續(xù)3次非螺旋體試驗陰性才可判定無傳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