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中藥止汗最有效?
中醫(yī)養(yǎng)生編輯
健康萬事通
關鍵詞: #中藥
中醫(yī)養(yǎng)生編輯
健康萬事通
關鍵詞: #中藥
中藥止汗效果顯著的有黃芪、浮小麥、五味子、麻黃根、煅牡蠣等。

肺衛(wèi)不固導致自汗,黃芪補氣升陽固表止汗。生黃芪30克煎水代茶飲,或配伍防風、白術組成玉屏風散。陰虛火旺者需配伍知母、黃柏。
心陰虛盜汗適用浮小麥30克配伍龍骨、牡蠣。更年期潮熱多汗可用浮小麥50克煮粥,搭配大棗10枚。表邪未解者慎用。
腎虛不固的冷汗淋漓,五味子10克打粉沖服,或配伍山茱萸、熟地。肺熱咳嗽者需配伍麥冬、沙參。運動員慎用含興奮劑成分。

實證多汗用麻黃根15克配伍桂枝、白芍,外感風寒表虛自汗尤宜。高血壓患者需配伍鉤藤、菊花。不可與咖啡因同服。
陰虛陽亢的夜間盜汗,煅牡蠣30克先煎,配伍生地、玄參。脾胃虛寒者需加干姜、白術。含鈣量高不宜長期服用。

汗證患者日常宜食山藥粥、百合銀耳羹等滋陰食材,避免辛辣燥熱食物。練習八段錦"兩手攀足固腎腰"動作,配合涌泉穴按摩。重度盜汗伴消瘦需排查結核、甲亢等疾病,自汗不止出現心慌氣短應心電圖檢查。藥茶可用烏梅10克、桑葉5克、紅棗3枚煎水,早晚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