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是艾滋病初期癥狀嗎
傳染科編輯
健康科普君
傳染科編輯
健康科普君
毛囊炎不是艾滋病初期癥狀。毛囊炎是毛囊的細菌或真菌感染,表現為紅腫、疼痛的丘疹或膿皰;艾滋病初期癥狀通常包括發(fā)熱、咽痛、淋巴結腫大等類似流感的全身癥狀。兩者病因和表現不同,但免疫低下者可能因艾滋病繼發(fā)毛囊炎。

毛囊炎主要由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或糠秕馬拉色菌等真菌感染引起,常見誘因包括皮膚損傷、多汗、油脂分泌旺盛或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典型表現為毛囊周圍紅色丘疹,頂端可有膿頭,好發(fā)于頭皮、面部、胸背等部位。治療以局部抗菌為主,如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藥,嚴重時需口服頭孢氨芐膠囊或伊曲康唑膠囊。

艾滋病急性期癥狀多出現在感染HIV后2-4周,主要表現為持續(xù)發(fā)熱、咽痛、全身淋巴結腫大、皮疹非毛囊性、肌肉關節(jié)痛等,癥狀持續(xù)1-2周自行緩解。若存在高危行為后出現此類表現,需通過HIV抗體檢測確診。艾滋病晚期因免疫力下降可能合并頑固性毛囊炎,但并非特異性表現。

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避免搔抓可預防毛囊炎復發(fā)。若反復發(fā)作或伴隨發(fā)熱、消瘦等全身癥狀,應及時就醫(yī)排查HIV感染等潛在免疫缺陷疾病。艾滋病預防需堅持安全性行為、避免共用注射器等血液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