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撕裂護理方法有哪些
產后護理編輯
醫(yī)語暖心
產后護理編輯
醫(yī)語暖心
產后會陰撕裂需保持清潔干燥、促進愈合,護理方法包括傷口消毒、疼痛管理、體位調整、預防感染、觀察恢復。

每日用溫水或醫(yī)生推薦的消毒液沖洗傷口2-3次,如0.05%聚維酮碘溶液。排便后需額外沖洗,避免糞便污染。使用醫(yī)用棉球從前往后單向擦拭,不可反復摩擦。消毒后自然晾干或用無菌紗布輕拍,禁用普通紙巾。
遵醫(yī)囑服用布洛芬等鎮(zhèn)痛藥,局部冷敷可減輕腫脹。使用環(huán)形坐墊分散壓力,如中間鏤空的痔瘡坐墊。溫水坐浴每日2次,每次10分鐘,水溫控制在38-40℃。
側臥哺乳減少傷口壓迫,平躺時雙腿間夾枕頭保持膝蓋微曲。避免久坐超過30分鐘,站立時重心偏向單側交替輪換。使用產婦護腰枕支撐腰部,降低盆底肌張力。

每2-3小時更換衛(wèi)生巾,選擇純棉表層產品。穿寬松純棉內褲,高溫燙洗后陽光下暴曬。出現(xiàn)發(fā)熱、膿性分泌物時立即就醫(yī),可能需要頭孢類抗生素治療。
記錄傷口愈合進度,正常情況2周內紅腫消退。三度以上撕裂需復查縫合線吸收情況。異常出血、劇烈疼痛或發(fā)熱超過38℃需急診處理。

飲食上增加蛋白質攝入如魚肉蛋奶促進組織修復,每日飲水2000ml稀釋尿液。凱格爾運動需待傷口基本愈合后開始,從每天3組縮肛練習起步。保持大便通暢,可服用乳果糖軟化糞便。哺乳時選擇橄欖球式抱姿減少會陰壓力,使用哺乳枕輔助。產后42天復查評估盆底肌功能,必要時進行生物反饋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