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月寶寶鼻子不通氣小妙招
耳鼻喉科編輯
健康萬事通
耳鼻喉科編輯
健康萬事通
2個月寶寶鼻子不通氣可通過調整體位、熱敷鼻部、使用生理鹽水滴鼻、保持環(huán)境濕度、及時清理鼻腔分泌物等方式緩解。新生兒鼻塞多與生理性鼻黏膜腫脹、環(huán)境干燥、分泌物堵塞等因素有關,需避免自行使用藥物。

將寶寶豎抱或抬高頭部15-30度,利用重力作用減輕鼻黏膜充血。哺乳后需拍嗝防止奶液反流刺激鼻腔。注意避免俯臥位睡眠,選擇專用嬰兒枕保持氣道通暢,觀察呼吸頻率是否平穩(wěn)。
用40℃溫熱毛巾敷于鼻梁處5分鐘,每日重復2-3次。熱蒸汽可擴張鼻道血管促進分泌物排出,操作時需避開眼周,敷后立即擦干皮膚。若發(fā)現鼻腔紅腫需停止熱敷。
選用0.9%無菌生理鹽水,每側鼻孔滴入1-2滴后輕揉鼻翼。分泌物軟化后用嬰兒專用吸鼻器吸出,操作時固定頭部避免損傷黏膜。禁止使用含藥物成分的滴鼻液。
使用加濕器維持室內50%-60%濕度,避免冷空氣直吹。每日開窗通風2次,室溫保持在24-26℃。定期清洗加濕器水箱,防止霉菌滋生加重呼吸道刺激。
用細軸棉簽蘸取溫水,沿鼻孔邊緣旋轉清除干痂。鼻塞嚴重時可用球形吸鼻器,操作前檢查吸力強度。發(fā)現黃色膿性分泌物或持續(xù)呼吸困難需就醫(yī)排查新生兒鼻炎等疾病。

家長需每日監(jiān)測寶寶呼吸聲響與進食量,哺乳前優(yōu)先處理鼻塞保證吸吮效率。避免接觸香水、煙塵等刺激物,衣物選擇純棉材質減少摩擦。若鼻塞伴隨發(fā)熱、拒奶或持續(xù)超過3天,應及時至兒科就診排除先天性鼻后孔閉鎖、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病理因素,禁止自行使用減充血劑或抗組胺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