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腸胃炎怎么緩解嘔吐癥狀呢
消化內科編輯
健康陪伴者
消化內科編輯
健康陪伴者
急性腸胃炎嘔吐可通過口服補液鹽、調整飲食、腹部熱敷、藥物止吐、就醫(yī)治療等方式緩解。嘔吐通常由病毒細菌感染、胃腸黏膜炎癥、電解質紊亂、消化功能紊亂、腸蠕動異常等原因引起。

嘔吐會導致體液大量丟失,口服補液鹽能預防脫水并糾正電解質失衡。選擇含葡萄糖和電解質的補液鹽,少量多次飲用,每次5-10毫升,間隔10-15分鐘。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刺激胃部。
嘔吐期間需暫停固體食物,癥狀減輕后從流質飲食開始。米湯、藕粉、蘋果泥等低纖維食物可減輕胃腸負擔。忌食油膩、辛辣、乳制品及高糖食物,這些可能加重黏膜刺激和胃酸分泌。
用40℃左右熱水袋敷于上腹部,每次15-20分鐘。熱敷能緩解胃腸痙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減少嘔吐反射。注意避免燙傷,兒童患者需在成人監(jiān)護下進行。

多潘立酮可促進胃排空,甲氧氯普胺能調節(jié)胃腸蠕動,昂丹司瓊適用于劇烈嘔吐。這些藥物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兒童、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需特別謹慎。
出現(xiàn)持續(xù)嘔吐超過24小時、嘔血、意識模糊等癥狀需立即就醫(yī)。嚴重脫水可能需靜脈補液,細菌感染需用抗生素治療,腸梗阻等并發(fā)癥需外科干預。

嘔吐緩解后3天內保持清淡飲食,逐步增加米飯、饅頭等易消化主食。每日補充維生素B族有助于修復胃腸黏膜,適量飲用含益生菌的酸奶可調節(jié)腸道菌群。恢復期避免劇烈運動和腹部受涼,睡眠時抬高床頭15度能減少夜間反流。觀察排便情況,若出現(xiàn)血便或持續(xù)腹瀉需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