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的典型癥狀有哪些 上腹部疼痛癥狀最為典型
消化內科編輯
健康真相官
消化內科編輯
健康真相官
胃潰瘍的典型癥狀主要有上腹部疼痛、反酸噯氣、食欲減退、體重下降、黑便嘔血。
上腹部疼痛是胃潰瘍最突出的癥狀,多表現為劍突下或左上腹隱痛、鈍痛或灼痛。疼痛具有節(jié)律性特征,胃潰瘍疼痛常發(fā)生于餐后0.5-2小時,持續(xù)至下次進餐前緩解。疼痛程度與潰瘍深度相關,可因進食酸性食物加重,服用抗酸劑后可暫時緩解。

由于胃酸分泌異常及胃動力障礙,約60%患者會出現反酸癥狀,表現為口腔涌出酸苦液體。噯氣多與胃內氣體增多有關,常伴隨食管燒灼感,平臥時癥狀加重,夜間可能因反流刺激引發(fā)咳嗽。
因進食后疼痛加劇,患者常主動減少食量導致食欲下降。長期攝入不足可引發(fā)營養(yǎng)不良,表現為餐后飽脹感明顯、早飽現象突出,部分患者會發(fā)展成條件性厭食行為。

未經治療的胃潰瘍患者3個月內平均體重減輕可達5%-10%。這與疼痛限制進食、胃消化功能減弱、營養(yǎng)吸收障礙等多因素相關,需警惕惡性腫瘤可能。
潰瘍侵蝕血管時會出現黑便或嘔血,柏油樣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表現。出血量超過400毫升時可出現心悸、冷汗等休克前兆,提示潰瘍已穿透肌層,需立即就醫(yī)。

胃潰瘍患者日常需保持規(guī)律飲食,避免過饑過飽,減少辛辣刺激食物攝入。建議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藥羹等,烹飪方式以蒸煮為主。適當食用富含維生素U的卷心菜、西蘭花等十字花科蔬菜。餐后1小時內避免平臥,睡眠時可抬高床頭15-20厘米。合并出血時應禁食,恢復期從流質飲食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注意調節(jié)情緒壓力,戒煙限酒,避免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定期進行胃鏡檢查監(jiān)測潰瘍愈合情況,出現持續(xù)疼痛或體重驟減需及時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