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艾滋病應(yīng)采取哪些措施
皮膚性病科編輯
健康小靈通
皮膚性病科編輯
健康小靈通
艾滋病主要通過性接觸、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三種途徑感染,預防需針對性阻斷傳播鏈。關(guān)鍵措施包括正確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注射器、及時進行暴露后預防(PEP)以及母嬰阻斷治療。

1. 性傳播阻斷
使用質(zhì)量合格的安全套能降低90%以上的性傳播風險。每次性行為全程佩戴,避免破損或滑脫。高危性行為后72小時內(nèi)可服用暴露后阻斷藥物(PEP),連續(xù)服用28天。定期進行HIV檢測,推薦每3-6個月檢測一次。
2. 血液傳播防范
醫(yī)療操作使用一次性器械,美容、紋身等需確認器械嚴格消毒。吸毒人員應(yīng)使用清潔針具,避免共用注射器。輸血或器官移植前必須進行HIV篩查。意外接觸他人血液后立即用肥皂水沖洗,并盡快就醫(yī)評估。

3. 母嬰傳播預防
HIV陽性孕婦需在懷孕14周前開始抗病毒治療,將病毒載量控制在檢測限以下。分娩時選擇剖宮產(chǎn),避免自然分娩的傳播風險。新生兒出生后6小時內(nèi)服用抗病毒藥物,禁止母乳喂養(yǎng),采用配方奶粉替代。
4. 日常接觸注意事項
與感染者共用餐具、擁抱等日常接觸不會傳播。但應(yīng)避免共用牙刷、剃須刀等可能接觸血液的個人物品。傷口處理時戴手套,污染物用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

預防艾滋病需要建立長期防護意識,高危人群可考慮暴露前預防(PrEP)用藥。目前尚無有效疫苗,早期檢測和治療可將感染者壽命延長至接近正常水平。發(fā)生高危行為后,各地疾控中心和傳染病醫(yī)院均提供匿名檢測及咨詢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