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血排出不暢可通過熱敷腹部、適度運動、調整體位、藥物治療等方式緩解。通常與子宮位置異常、內分泌紊亂、子宮內膜病變、盆腔粘連等原因有關。
下腹熱敷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幫助經血排出。使用40℃左右溫熱毛巾敷15分鐘,每日重復進行2-3次。注意避免燙傷皮膚。
散步、瑜伽等輕度運動可增強腹肌收縮力,改善經血淤積。避免劇烈運動導致疲勞,每次運動不超過30分鐘為宜。
膝胸臥位或側臥位可改變子宮傾斜角度,部分子宮后屈患者采用俯臥位有助于經血引流。每種體位保持10-15分鐘。
益母草顆粒、桂枝茯苓膠囊、血府逐瘀口服液等中成藥可活血化瘀,但須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若伴隨嚴重腹痛或發(fā)熱需及時就醫(yī)。
經期注意保暖避寒,避免生冷飲食,保證每日飲水量超過1500毫升。持續(xù)3個月經周期未改善建議婦科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