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內鈣化灶多數情況下無須治療。肝內鈣化灶通常由陳舊性炎癥、寄生蟲感染、膽管結石、血管瘤鈣化等原因引起,屬于良性病變。
1、陳舊性炎癥
既往肝臟炎癥愈合后形成的鈣鹽沉積,無活動性病變時無需干預,定期超聲復查即可。
2、寄生蟲感染
常見于肝包蟲病痊愈后的鈣化灶,若血清學檢查無活動性感染證據,無須特殊處理。
3、膽管結石
部分膽管結石可能伴隨鈣化,需結合肝功能檢查和膽道成像評估,無癥狀者以觀察為主。
4、血管瘤鈣化
肝血管瘤鈣化屬于退行性改變,病灶穩(wěn)定且體積較小時,通常建議每6-12個月影像學隨訪。
日常避免飲酒及肝毒性藥物,保持均衡飲食,若出現右上腹疼痛或肝功能異常需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