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可能引起心悸、氣短、心絞痛等癥狀,長期嚴重貧血可導致貧血性心臟病。貧血對心臟的影響主要有心臟負荷增加、心肌缺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貧血時血液攜氧能力下降,心臟代償性加快泵血速度以維持供氧,導致心臟長期處于高負荷狀態(tài)。輕度貧血可通過補充鐵劑、維生素B12等造血原料改善,常用藥物有硫酸亞鐵片、琥珀酸亞鐵膠囊、維生素B12注射液。
血紅蛋白減少使心肌供氧不足,可能出現(xiàn)胸悶、乏力等癥狀。中度貧血需針對病因治療,如缺鐵性貧血可服用右旋糖酐鐵口服液、蛋白琥珀酸鐵口服溶液等,同時需排查消化道出血等潛在病因。
心肌細胞缺氧可能導致傳導異常,表現(xiàn)為心跳過快或不規(guī)則。嚴重貧血患者可能出現(xiàn)室性早搏,需及時輸血糾正貧血并監(jiān)測心電圖,必要時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如美托洛爾、普羅帕酮。
長期重度貧血使心臟擴大、心肌收縮力下降,最終導致心功能衰竭。此時需緊急輸血改善缺氧,同時使用利尿劑減輕心臟負擔,嚴重者需進行強心治療。
貧血患者應保證紅肉、動物肝臟、深色蔬菜等含鐵食物攝入,避免劇烈運動加重心臟負擔,定期復查血常規(guī)和心電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