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炎的診斷主要通過婦科檢查、實驗室檢測、影像學評估和病理活檢四種方式完成。
醫(yī)生通過陰道窺器觀察宮頸充血、水腫或異常分泌物等體征,結合觸診判斷宮頸舉痛或接觸性出血。
采集宮頸分泌物進行白細胞計數(shù)、病原體培養(yǎng)或核酸檢測,常見檢查包括淋球菌培養(yǎng)、衣原體抗原檢測和高危型HPV分型。
經陰道超聲可輔助評估宮頸管增粗或囊腫形成,必要時采用磁共振成像鑒別宮頸癌等器質性病變。
對可疑病變部位取樣進行組織學檢查,可明確慢性宮頸炎、宮頸上皮內瘤變等診斷,需在月經干凈后3-7天進行。
出現(xiàn)異常陰道分泌物或同房后出血時應盡早就診,避免自行用藥干擾檢測結果,檢查前24小時禁止陰道沖洗或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