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寒可通過艾灸中脘穴、神闕穴、足三里穴、關元穴等部位緩解癥狀。脾胃虛寒多由飲食不當、體質虛弱、外感寒邪、久病耗傷等因素引起。
中脘穴位于臍上四寸,艾灸該穴位可溫中散寒,改善胃脘冷痛、食欲不振等癥狀,適合因長期飲食生冷導致的脾胃虛寒。
神闕穴即肚臍中央,艾灸此處能溫補脾陽,緩解腹部冷痛、腹瀉等癥狀,適用于體質虛弱或產后脾胃虛寒者。
足三里穴在膝蓋下三寸,艾灸此穴可健脾和胃,改善消化不良、四肢不溫,對長期勞累耗傷脾胃陽氣者效果顯著。
關元穴位于臍下三寸,艾灸該穴可溫補腎陽以助脾運,適用于兼有腰膝酸冷、五更瀉等脾腎陽虛癥狀者。
艾灸前后注意保暖避風,避免空腹或過飽時操作,建議在專業(yè)醫(yī)師指導下進行并配合溫熱易消化飲食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