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毛細血管瘤的消退過程通常分為增殖期、穩(wěn)定期和消退期三個階段。
毛細血管瘤在出生后1-2個月進入增殖期,瘤體快速增大,顏色鮮紅,表面可能隆起。6-12個月時進入穩(wěn)定期,生長速度減緩,部分瘤體中央開始褪色。多數(shù)患兒1歲后進入消退期,瘤體逐漸變軟、顏色變淡,5-7歲時約90%的瘤體可完全消退,部分可能殘留皮膚松弛或毛細血管擴張。消退速度與瘤體大小、位置有關(guān),頭面部較小瘤體消退較快,軀干較大病灶消退較慢。
消退期可能出現(xiàn)瘤體表面皺縮、顏色從深紅變?yōu)榛野椎茸兓贁?shù)體積較大的混合型血管瘤可能遺留皮膚萎縮或纖維脂肪組織殘留。日常應(yīng)避免摩擦或抓撓瘤體,定期隨訪觀察變化,若出現(xiàn)潰瘍、感染或影響器官功能需及時就醫(yī)干預(y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