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HCV)根據(jù)基因型可分為6種主要類型,分別為1型、2型、3型、4型、5型、6型,其中1型、2型、3型在我國較為常見。
基因1型是全球范圍內(nèi)最常見的HCV分型,包括1a和1b亞型,1b亞型在我國占比最高,對傳統(tǒng)干擾素治療的應答率較低。
基因2型在我國部分地區(qū)有分布,包括2a和2b亞型,相對其他分型對藥物治療的應答效果較好。
基因3型在東南亞地區(qū)較為流行,與肝脂肪變性和纖維化進展較快相關,部分亞型可能增加肝癌發(fā)生風險。
基因4型主要見于中東和非洲,5型、6型較為罕見,我國僅有少量病例報道,不同分型對直接抗病毒藥物的敏感性存在差異。
確診丙肝分型需進行基因檢測,分型結果對選擇抗病毒治療方案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建議患者在醫(yī)生指導下完成相關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