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過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和氣溶膠傳播。傳播途徑主要有直接接觸感染者分泌物、吸入含病毒飛沫、觸摸被污染的物體表面后接觸口鼻等。
感染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產生的飛沫中含有病毒,健康人吸入這些飛沫可能被感染。飛沫傳播通常發(fā)生在近距離接觸時,傳播距離一般在1米以內。在人群密集、通風不良的環(huán)境中,飛沫傳播的風險會顯著增加。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有助于降低飛沫傳播風險。
病毒可通過感染者分泌物污染物體表面,健康人觸摸這些表面后再接觸口、鼻或眼睛黏膜時可能感染。門把手、電梯按鈕、公共交通工具扶手等高頻接觸物體表面容易成為傳播媒介。勤洗手、避免用手觸摸面部可有效阻斷接觸傳播途徑。
在密閉空間內,感染者排出的微小飛沫核可在空氣中懸浮較長時間,形成氣溶膠傳播。醫(yī)療操作如氣管插管、支氣管鏡檢查等易產生氣溶膠。普通環(huán)境中氣溶膠傳播概率較低,但在通風不良的密閉空間仍存在一定風險。改善通風條件、使用空氣凈化設備可減少氣溶膠傳播。
孕婦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可能通過胎盤或分娩過程傳染給胎兒。新生兒也可能通過密切接觸感染的母親或護理人員而患病。孕期接種流感疫苗、做好產前防護可降低母嬰傳播風險。感染產婦應佩戴口罩并做好手衛(wèi)生后再接觸新生兒。
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在豬群中傳播,人與感染豬密切接觸可能發(fā)生跨物種傳播。農場工作人員、獸醫(yī)等職業(yè)人群接觸活豬或豬肉產品時存在感染風險。做好個人防護、避免接觸病豬可預防動物源性傳播。目前尚未發(fā)現通過食用徹底煮熟的豬肉產品傳播的病例。
預防甲型H1N1流感傳播需采取綜合措施,包括接種流感疫苗、保持良好的手衛(wèi)生習慣、在流感高發(fā)季節(ji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出現發(fā)熱、咳嗽等流感樣癥狀時應及時就醫(yī)并居家隔離,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定期對高頻接觸物體表面進行消毒,保持室內通風良好。免疫力低下人群、孕婦、嬰幼兒和老年人應特別注意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