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通常不需要隔離治療,但若合并活動性肺結核等傳染性疾病時需臨時隔離。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傳染病,主要通過性接觸、血液及母嬰傳播,日常接觸不會導致感染。
艾滋病病毒主要通過精液、陰道分泌物、血液、母乳等體液傳播,普通社交接觸如握手、共用餐具、擁抱等不會造成傳染?;颊呖烧⑴c家庭和社會活動,無須單獨隔離。醫(yī)療機構對艾滋病患者采取標準防護措施,醫(yī)護人員接觸血液體液時佩戴手套口罩即可,患者住院期間無需特殊隔離病房。
當艾滋病患者合并肺結核、播散性帶狀皰疹等傳染性疾病時,需根據(jù)合并癥的傳播途徑采取相應隔離措施。如肺結核患者需進行呼吸道隔離至痰菌轉(zhuǎn)陰,此時隔離針對的是結核桿菌而非HIV病毒。合并嚴重感染時可能需單間治療,主要目的是保護免疫缺陷患者免受外界病原體侵襲。
艾滋病患者應堅持規(guī)范抗病毒治療,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避免生食或未煮熟的肉類。家屬可共同居住但需避免共用剃須刀、牙刷等可能接觸血液的物品。若出現(xiàn)持續(xù)發(fā)熱、嚴重腹瀉等機會性感染癥狀,應及時就醫(yī)評估是否需要住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