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在廚房做飯可能增加肺癌風險,但具體與烹飪方式、通風條件等因素密切相關。油煙暴露是主要危險因素,尤其高溫煎炸產(chǎn)生的多環(huán)芳烴等有害物質可能損傷呼吸系統(tǒng)。
中式烹飪常涉及高溫爆炒,油溫超過200℃時油脂裂解產(chǎn)生的油煙含苯并芘、丙烯醛等致癌物。長期吸入可導致支氣管上皮細胞DNA損傷,誘發(fā)慢性炎癥甚至癌變。使用燃氣的廚房若通風不良,燃燒不完全產(chǎn)生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也會加重肺部負擔。每周煎炸烹飪超過3次且未使用抽油煙機的人群,肺部異常概率顯著上升。
采用蒸煮等低溫烹飪方式時風險較低。現(xiàn)代廚房配備大功率抽油煙機并保持開窗通風,可減少80%以上油煙吸入。使用精煉油替代粗制油、控制油溫不超過180℃、烹飪時佩戴口罩等防護措施,均能有效降低危害。存在慢性咳嗽、痰中帶血等癥狀時應及時進行低劑量CT篩查。
建議改造廚房排風系統(tǒng),優(yōu)先選擇側吸式抽油煙機并定期清洗濾網(wǎng)。烹飪前提前開啟油煙機,結束后繼續(xù)運轉10分鐘。增加木耳、百合等清肺食物攝入,每年進行肺功能檢查。有家族肺癌史或長期吸煙者需更嚴格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