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問答 > 營養(yǎng)科學 > 食療保健 > 食療保健
貧血患者可以適量吃豬肝、菠菜、紅棗、牛肉、黑芝麻等食物。貧血可能與鐵元素攝入不足、紅細胞生成障礙等因素有關,建議及時就醫(yī),在醫(yī)生指導下結(jié)合藥物治療和飲食調(diào)理。
豬肝富含血紅素鐵和維生素B12,可直接被人體吸收利用,對缺鐵性貧血和巨幼細胞性貧血均有改善作用。建議每周食用1-2次,每次50-100克,搭配維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水果可促進鐵吸收。慢性肝病患者需控制攝入量。
菠菜含有非血紅素鐵和葉酸,適合營養(yǎng)性貧血患者。烹飪時建議先焯水去除草酸,避免影響鈣質(zhì)吸收。可搭配瘦肉或蛋類提高鐵利用率,但植物性鐵吸收率較低,需長期規(guī)律食用才能見效。
紅棗含鐵量較高且富含環(huán)磷酸腺苷,能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建議每日食用5-10顆,可煮粥或泡水飲用。但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應限量。對于嚴重貧血仍需配合藥物治療。
牛肉是優(yōu)質(zhì)蛋白和血紅素鐵的重要來源,每100克牛肉含鐵3毫克左右。選擇瘦肉部位采用燉煮方式更利于消化吸收。缺鐵性貧血患者每周可食用3-4次,但需注意痛風患者不宜過量。
黑芝麻含鐵量是牛奶的20倍,同時富含維生素E和亞油酸。建議炒熟后磨粉食用,每日10-15克加入粥品或面點。但油脂含量較高,肥胖人群需控制攝入量,不可完全替代藥物治療。
貧血患者日常應保持均衡飲食,避免濃茶咖啡影響鐵吸收,可適當增加柑橘類水果補充維生素C。重度貧血或伴隨頭暈心悸等癥狀時,需及時就醫(yī)檢查血紅蛋白水平,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右旋糖酐鐵口服溶液、琥珀酸亞鐵片、蛋白琥珀酸鐵口服溶液等藥物,并定期復查血常規(guī)。備孕女性及生長發(fā)育期兒童應特別注意預防性補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