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鏡檢查注意事項
皮膚鏡檢查前需清潔檢查部位、避免使用化妝品或外用藥、告知醫(yī)生藥物過敏史及既往皮膚病病史。皮膚鏡檢查是一種無創(chuàng)性皮膚影像學檢查技術,主要用于輔助診斷色素性皮膚病、炎癥性皮膚病、皮膚腫瘤等疾病。
檢查前24小時內(nèi)應避免在待檢部位使用粉底、防曬霜、藥膏等可能干擾鏡檢結果的物質(zhì)。檢查當天建議穿著寬松衣物,避免摩擦待檢皮膚區(qū)域。若檢查部位存在毛發(fā)遮擋,可能需要局部剃除毛發(fā)以保證成像清晰度。檢查過程中需保持體位穩(wěn)定,配合醫(yī)生調(diào)整角度完成多模式成像。對光敏感或患有光線性皮膚病的患者應提前告知醫(yī)生,必要時可佩戴防護眼鏡。
檢查后一般無須特殊處理,但活檢取材部位需遵醫(yī)囑保持干燥24-48小時。皮膚鏡報告通常結合臨床特征綜合分析,單次檢查結果可能需動態(tài)隨訪觀察。糖尿病患者或凝血功能障礙者若需活檢應提前說明。妊娠期婦女進行皮膚鏡檢查雖無明確禁忌,但非必要情況下可推遲至分娩后。
定期皮膚鏡檢查有助于皮膚腫瘤的早期篩查,建議高危人群每年進行1-2次全面檢查。日常需做好防曬護理,避免紫外線誘發(fā)皮膚病變。發(fā)現(xiàn)皮損形態(tài)改變、顏色不均或快速增大時應及時復診,不可自行摳抓或外涂偏方藥物。檢查后3日內(nèi)避免游泳、桑拿等可能刺激皮膚的活動,出現(xiàn)紅腫滲液等異常反應需立即就醫(y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