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痣是什么呢?
色素痣是由黑色素細胞在皮膚局部聚集形成的良性皮膚病變,醫(yī)學上稱為黑素細胞痣,根據痣細胞分布層次可分為交界痣、混合痣和皮內痣三類。
1、交界痣
交界痣的痣細胞位于表皮與真皮交界處,通常表現(xiàn)為直徑1-6毫米的扁平褐色斑疹,表面光滑無毛發(fā)。這類痣好發(fā)于手掌、足底及生殖器部位,在兒童期較為常見。交界痣存在極低概率的惡變風險,若出現(xiàn)短期內增大、邊緣不規(guī)則或顏色改變時需警惕。
2、混合痣
混合痣同時具有交界痣和皮內痣的特征,痣細胞分布于表皮-真皮交界處及真皮淺層。外觀呈半球形隆起,顏色從淺褐至深黑不等,表面可能伴有毛發(fā)。青春期后部分混合痣會逐漸演變?yōu)槠瑞?,日常觀察中需注意避免反復摩擦刺激。
3、皮內痣
皮內痣的痣細胞完全位于真皮層內,表現(xiàn)為膚色或淡褐色的圓頂狀丘疹,質地柔軟,常見于頭頸部。成年人的皮內痣多為穩(wěn)定性病變,惡變概率極低。部分皮內痣會隨著年齡增長形成明顯的帶蒂外觀,影響美觀時可考慮手術切除。
4、特殊類型
先天性色素痣出生時即存在,直徑超過20厘米者有較高惡變風險。藍痣表現(xiàn)為藍灰色結節(jié),好發(fā)于四肢伸側。Spitz痣常見于兒童面部,呈粉紅色快速生長的丘疹,需與黑色素瘤鑒別診斷。
5、臨床處理
絕大多數(shù)色素痣無須治療,對于易摩擦部位或出現(xiàn)ABCDE征象的色素痣建議手術切除。激光治療適用于淺表性色素痣但存在復發(fā)可能,冷凍療法可能導致色素異常。病理檢查是確診的金標準,切除標本應常規(guī)送檢。
日常應注意避免紫外線過度照射,每月進行皮膚自查,觀察色素痣的大小、形狀、顏色變化。發(fā)現(xiàn)痣體出現(xiàn)瘙癢、出血、潰瘍等異常表現(xiàn)時,應及時至皮膚科就診。不建議自行使用藥水或工具點痣,可能增加感染和惡變風險。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避免抓撓刺激,有助于維持色素痣的穩(wěn)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