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懷孕出血怎么辦
宮頸糜爛合并懷孕出血需根據(jù)出血原因采取針對性處理,常見干預方式包括臥床休息、藥物治療、宮頸環(huán)扎術等。宮頸糜爛可能與激素變化、宮頸炎癥、宮頸創(chuàng)傷等因素有關,妊娠期出血需排除先兆流產或胎盤異常。
1、臥床休息
妊娠期輕微出血伴隨宮頸糜爛時,建議立即停止活動并臥床休息,避免提重物或劇烈運動。保持會陰清潔干燥,每日用溫水清洗外陰,選擇純棉透氣內褲。觀察出血量及顏色變化,若出血呈鮮紅色或伴有腹痛需緊急就醫(yī)。
2、藥物治療
由宮頸炎癥引起的出血可遵醫(yī)囑使用保婦康栓、重組人干擾素α2b陰道泡騰片等局部用藥,禁止自行使用含麝香類中藥栓劑。合并先兆流產時需采用黃體酮膠囊或地屈孕酮片進行保胎治療,用藥期間定期監(jiān)測孕酮水平。
3、宮頸環(huán)扎術
針對宮頸機能不全導致的反復出血,孕12-14周可實施宮頸環(huán)扎術預防流產。術后需絕對臥床1-2周,禁止性生活至分娩,定期通過陰道超聲監(jiān)測宮頸長度。該手術存在胎膜早破、宮腔感染等風險,需嚴格評估適應癥。
4、感染控制
合并細菌性陰道病時需使用甲硝唑陰道凝膠,真菌感染選用克霉唑陰道片。治療期間避免盆浴及陰道沖洗,配偶需同步口服抗生素。嚴重感染可能誘發(fā)宮縮,需住院進行靜脈抗生素治療。
5、營養(yǎng)支持
增加優(yōu)質蛋白攝入如魚肉、雞蛋等,每日補充0.4-0.8mg葉酸及200mg鈣劑。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適量食用動物肝臟預防貧血。血糖異常者需控制水果攝入量,監(jiān)測空腹及餐后血糖。
妊娠期宮頸糜爛出血患者應保持每日8小時睡眠,采取左側臥位改善胎盤供血。每周進行2-3次30分鐘低強度散步,避免久坐超過2小時。建立出血記錄表,詳細記錄出血時間、量及伴隨癥狀,產檢時攜帶供醫(yī)生參考。出現(xiàn)持續(xù)腹痛、發(fā)熱或出血量超過月經量時,應立即前往產科急診。產后42天復查需重點評估宮頸修復情況,必要時進行激光或冷凍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