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八角楓的常見用法有哪些
小花八角楓的常見用法主要有外用止痛、祛風除濕、活血散瘀、治療跌打損傷、緩解關節(jié)疼痛等。
1、外用止痛
小花八角楓的根皮或葉搗碎后可直接外敷于疼痛部位,其含有的生物堿成分能抑制局部神經傳導,適用于肌肉酸痛、神經痛等表淺性疼痛。外敷時需避開破損皮膚,每日更換1次敷料,連續(xù)使用不超過7天。孕婦及過敏體質者慎用。
2、祛風除濕
將干燥的小花八角楓根切片后煎煮,藥液可用于熏洗患處,對風濕性關節(jié)炎引起的關節(jié)腫脹、晨僵有緩解作用。熏洗時水溫保持在40-45攝氏度,每次15-20分鐘,每周3-4次。使用期間需觀察皮膚是否出現紅疹等過敏反應。
3、活血散瘀
新鮮小花八角楓葉片與黃酒調和后外敷,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速皮下淤血吸收,適用于輕度挫傷或扭傷后48小時的腫脹淤青。外敷時間控制在2小時內,皮膚敏感者可先涂抹凡士林隔離。開放性傷口禁止使用。
4、治療跌打損傷
小花八角楓根皮曬干研磨成粉,與芝麻油調制成膏狀,涂抹于閉合性軟組織損傷處,可減輕腫脹疼痛。每日涂抹2次,配合彈性繃帶包扎效果更佳。如出現皮膚瘙癢或灼熱感應立即停用,并用清水沖洗。
5、緩解關節(jié)疼痛
小花八角楓根30克與威靈仙15克配伍煎湯,藥液趁熱用毛巾浸濕后熱敷關節(jié),對骨關節(jié)炎引起的疼痛、活動受限有改善作用。熱敷溫度以皮膚耐受為度,每次20分鐘,每日1次。嚴重骨質疏松患者不宜長時間熱敷。
使用小花八角楓時需注意其具有一定毒性,內服必須嚴格遵醫(yī)囑,避免自行煎煮飲用。外用期間如出現頭暈、惡心等全身癥狀應立即停用并就醫(yī)。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應在專業(yè)醫(yī)師指導下使用。儲存時應置于陰涼干燥處,防止霉變影響藥效。建議將新鮮藥材加工后盡快使用,長期存放可能導致有效成分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