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可以分為哪些類型
蕁麻疹根據病因和臨床表現可分為急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物理性蕁麻疹、膽堿能性蕁麻疹和接觸性蕁麻疹五種主要類型。
1、急性蕁麻疹
急性蕁麻疹通常突然發(fā)作,持續(xù)時間不超過6周。主要表現為皮膚出現紅色或蒼白色風團,伴有劇烈瘙癢。常見誘因包括食物過敏、藥物反應、病毒感染等。癥狀輕者可自行消退,嚴重時需遵醫(yī)囑使用氯雷他定片、鹽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組胺藥物。
2、慢性蕁麻疹
慢性蕁麻疹指風團反復發(fā)作超過6周,病因多與自身免疫異常、慢性感染或系統(tǒng)性疾病相關?;颊咝栝L期管理,可遵醫(yī)囑使用奧馬珠單抗注射液等生物制劑,并配合記錄發(fā)作日記尋找誘因。
3、物理性蕁麻疹
物理性蕁麻疹由機械刺激誘發(fā),包括皮膚劃痕癥、延遲壓力性蕁麻疹等亞型。表現為受壓或摩擦部位出現線性風團,避免觸發(fā)因素是關鍵預防措施。冷接觸性蕁麻疹患者需注意冬季保暖。
4、膽堿能性蕁麻疹
膽堿能性蕁麻疹多見于青少年,由體溫升高觸發(fā)。運動、情緒激動或熱水浴后出現針尖大小丘疹,伴刺痛感。建議避免劇烈運動,發(fā)作時可使用依巴斯汀片緩解癥狀。
5、接觸性蕁麻疹
接觸性蕁麻疹由直接接觸過敏原引起,常見于乳膠、化妝品等物質接觸部位。臨床表現為局限性水腫性紅斑,嚴重者可出現過敏性休克。需立即脫離過敏原,必要時使用腎上腺素注射液急救。
蕁麻疹患者應穿著寬松棉質衣物,避免搔抓皮膚。記錄飲食和接觸物有助于識別誘因,室內保持適宜溫濕度。急性發(fā)作期可冷敷緩解瘙癢,慢性患者需定期復診調整治療方案。出現呼吸困難、喉頭水腫等嚴重過敏反應時須立即就醫(yī)。